大型建造設備設計、製造商 Huisman 昨(20)日宣布,與風機製造商西門子歌美颯合作,結合雙方在工程、實作等方面的專業知識,開發了一款在離岸風機安裝過程中,可穩定風力發電機組不見得解決方案,特別是在葉片的安裝,也適用於機艙與塔架的部分。
2022 年初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布的「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中,將能源轉型列為四大策略之一。規劃於 2050 年再生能源占比要達到 60~70%,也針對太陽光電、離岸風電設定容量目標。臺灣離岸風電產業發展,也隨著區塊開發第一期選商於今年底開標,跨入了另一個新的階段。
沃旭能源(Ørsted)與 BP表示,雙方已經就先前具有爭議的 Hornsea Four 離岸風場以及 Endurance 碳儲存場場址重疊問題達成協議。 Endurance 碳儲存專案由 Northern Endurance Partnership(NEP)開發,其中的成員包含了 BP、Equinor、TotalEnergies,而曾參與其中的殼牌也於今(2023)年,繼英國國家電力供應公司 (
海龍離岸風電計畫於今(2021)年9月與東元電機簽署陸域降壓站優先承攬協議,東元將負責統包工程,整合海龍離岸風電計畫2A、2B 及3號風場輸出電力,是全台唯一超過 1GW 的離岸風電陸域變電站,預計2024年陸續併網。
全球最大風機供應商維斯特(Vestas)表示,參與台灣離岸風電至今,目前維斯特(Vestas)與相關供應鏈已投入超過新台幣90億元,創造1500個就業人數;並預計在明年開跑的區塊開發引進新型15MW風機,高度達261公尺,超過新光人壽摩天大樓。 維斯特(Vestas)台灣總經理羅伯森(Alex Robertson)曾表示,接下來將投入第三階段區塊開發,製造新型V236-15.0MW風力機,目前正
為推動2050年淨零碳排,國發會將在3月提出台灣淨零碳排路徑圖;經濟部規劃之2050年電力配比之再生能源占比從最低45%起跳,最高上看80%成為發電大宗,而核能不在發電選項中。此外,前瞻計畫第4期亦將新增淨零碳排目標。
台灣第一代的企業社會責任(CSR)工作者,關注人類與生態系統的互動(human-ecosystem interaction)。相信透過增進利害關係人溝通對話、建立互信,離岸風力發電方能實現生態、經濟與社會的多重目標。
輸入註冊時的帳號與email,重新設定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