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6 - 焦點話題

內外因素影響 國際海工大廠淡出台灣 By 賴怡茹

 

疫後復甦,乍看一切美好

疫情趨緩之際,台灣離岸風電的建置也在今年交出亮眼的成績單,先是年初海能風場完工,緊接著又有大彰化、彰芳西島、中能風場以及允能風場都有顯著的進展。在這樣的一個氣氛下,離岸風電 3-2 期選商規則也在多次草案的諮詢討論後於 11 月 23 日發布,國內相關供應鏈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沒隔多久就有好消息或是新廠建置的新聞發布。整體而言,台灣似乎就將保持亞洲離岸風電領頭羊的角色,大步邁向下一個新紀元。

國際搶船,缺船浪潮將至

然而,仔細探訪就能發現,離岸風電業界的氛圍,卻不如外界所感受的前途光明,沃旭能源(Orsted)在 11 月初宣布放棄兩案位於美國的離岸風電開發計劃更是讓不安的氛圍蔓延,一時之間國際離岸風電延後開發時程或是取消開發的消息紛紛傳出,而多數的原因皆為供應鏈方面的挑戰以及高利率的影響。

這所有的問題中,讓各大開發商最不安的因素當屬國際缺船的問題,具業內人士透漏,這個問題不是一到兩年的問題,而是至少五到十年的一個國際趨勢,問題背後的構成因素複雜,甚至已經有分析師預期可能造成部分國家的再生能源目標裝置容量無法如期達標。隨著國際能源價格上漲以及各國對於綠電的需求,離岸風電船舶的稀缺問題也紛紛浮現,過去疫情期間各類型造船進程停擺,包含天然氣石油以及航運業船舶都是如此,疫情後各家造船廠紛紛滿單,一時之間無法消化大量的造船訂單。於此同時,風機大型化與船舶大型化的趨勢影響,離岸風電船舶的投資建造決策變得複雜,各家廠商都在問:到底多大才夠大?所投資建造的船舶在市場中又能活躍多久?

台灣盛況不再,大廠紛紛轉移重心

在 2020 到 2022 年間,隨著台灣離岸風電產業的發展,可以很明顯地觀察到國際大型海事工程業者紛紛進入台灣市場,在各大風電相關的會展中也可以看到這些廠商的攤位,伴隨他們執行在地專案的需求,徵才消息也一波波的在各大求職平台或是社群平台放送,然而不過幾年的熱潮卻轉瞬冷卻,目前多家國際海工業者紛紛減少台灣編制,甚至當前 3-1 期部分業者的專案更是傳出無海工廠商投標的窘境,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

根據海工業者表示,台灣市場的挑戰首先包含了先天的海氣象條件以及土壤問題,可作業窗期因為季風因素本來就受限,再加上海床土壤與海流因素,執行上不如原先進入市場預期的容易,例如允能案 Sapura 以及 NPCC 所發生的滑樁問題。第二大問題即為在地的漁民溝通與補償方案的不透明,此部分導致各類型糾紛產生,除了無法預期與評估的補償成本外,開發商或是海工業者也常常發生專案執行中因為漁民抗議行為而導致船舶受困或是停工的問題。政府對於船舶進口政策的彈性僵固也是影響甚鉅,據了解大廠 Boskalis 的重吊船就是因為進口程序與時間問題,導致無法續留台灣投入其他專案,也造成國內專案船舶選擇受限。除此之外,多數海工業者皆表示過去新冠肺炎期間所造成的營運損失,更是讓多數國際海工業者重新審視台灣市場的關鍵,以最先進入台灣市場的 Jan De Nul 為例,就因疫情損失而逐漸淡出台灣,目前已不再洽談風機安裝船相關業務。

各大開發商已經開始著手搶船大作戰,由最近的國際新聞不難發現,越來越多案子是提早公開所使用的海工船舶或是廠商,也越來越多案例是多案合併提早預約特定的海工船舶或是海工團隊,原因無他,當前海工船舶的趨勢即為需求大幅的超越供給,各家開發商都必須對於自己的專案確保施工量能無虞,如此才能讓專案如期完成。相形之下,台灣由於諸多複雜因素影響,已逐漸失去市場吸引力,在這一波缺船挑戰下,相關單位如何排除問題並讓台灣持續保有足量的海工量能至關重要,這也將影響台灣離岸風電的發展。

ERROR

程多銀,本又理臺觀雖書兒件型技作:會場夫火!的說案心然起受委全友兒等天軍樣打到離的樹於。

會員免費註冊

忘記密碼

輸入註冊時的帳號與email,重新設定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