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7 - 產業動態
歐洲離岸風電腳步未停歇 法國、挪威、丹麥三國佈局成焦點
文
WindTAIWAN/綜合編譯
近期法國、挪威與丹麥三國陸續釋出或通過離岸風電相關標案與行政決策,顯示歐洲推進再生能源政策的腳步未因全球地緣政治與美國能源政策變動而放緩,並在多項大型專案中透露浮動式風電可能成為未來主力技術的潛力。
Qair 與 Plenitude 搶攻法國 AO9 四大風場
法國再生能源開發商 Qair 宣布與義大利能源公司 Plenitude 合作組成「Eolbleu 聯盟」,聯手參與法國第九號(AO9)離岸風電標案。標案涵蓋四座風場,包括奧克西塔尼亞沿岸裝置容量450 至 550 MW、普羅旺斯-蔚藍海岸裝置容量450 至 550 MW、布列塔尼以南規劃400 至 550 MW及最大的新亞奎丹沿岸1,000 至 1,250 MW,總裝置容量約2.9GW,部分區塊為浮動式風機,部分則採用固定式技術。
此標案是法國擴大離岸風電佈局的政策成果,今(2025)年初法國透過各輪招標已分配總計 5.34 GW的裝置容量。若AO9及後續AO10專案得以順利執行,預估2026年法國的風電裝置容量可提升至15.34 GW,持續朝2035年要達成 18 GW、2050年達成45 GW的政策目標挺進。
據Qair集團發布的新聞稿顯示,Qair將以旗下法國Eolmed試點案及蘇格蘭Ayre專案等經驗,提供浮動式風力技術與專案開發實績,該公司目前同步於西班牙與葡萄牙積極拓展市場,累積超過 2 GW 的專案開發量能,並與當地開發商如 Etermar Energia 等展開合作。
挪威啟動 Utsira Nord 競標 浮動式為主力技術
北歐的挪威政府也正式啟動位於 Utsira Nord 區域的離岸風電競標作業,該區域位於 Rogaland 外海,將開放三個場址用於浮動式離岸風力開發,每個場址容量上限500 MW,換句話說將有最多1.5 GW來自浮式風電。這有助於挪威在2040年前指定最高30 GW離岸風力發電的目標。
遴選過程將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根據定性標準授予三個區域。這些標準包括成本效益、專案成熟度、技術創新、執行能力、永續性以及區域經濟效益。申請截止日期為2025年9月15日。預計在2026年上半年完成場地授權。
在初步授權之後才會分配國家財政支援,並且只有提交許可證申請和銀行擔保的開發商才有資格參加競標,第二階段只有在至少有兩家競標者符合資格時才會進行,專案的目標容量必須接近500 MW。挪威國會也設定財政支援上限為350億挪威克朗(約34億美元),補助出價最低的合格業者。
挪威能源部長Terje Aasland指出位於 Rogaland外海的Utsira Nord具戰略重要性,認為該專案有潛力為高需求區域供應電力,並有益於本國相關供應鏈的發展。
丹麥駁回環團異議 兩案可如期推進
另一方面,丹麥能源申訴委員會近日駁回針對兩座離岸風電場設立許可的環保團體申訴,確認由 European Energy、SONFOR與TotalEnergies合資開發位於阿爾斯島與海爾內斯半島之間,裝置容量165 MW的Lillebælt Syd 案場,規劃安裝 11 台風力發電機組;以及設址於卡倫堡南方海域,裝置容量為240 MW、預計安裝16台風力發電機組的Jammerland Bugt,皆可持續推進建設。
丹麥能源署副總幹事Stig Uffe Pedersen提及,決策過程在野生動物和自然保護考量與綠色轉型進展之間取得合理的平衡。這兩個離岸風電計畫建成後,社會可以期待獲得更多綠色電力,預期2029年發電量將相當於39萬戶家庭的電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