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1 - 最新消息
海底電纜MIT! 台灣首家海纜廠「華新能源電纜系統公司」穩固本土能源安全
文
WindTAIWAN主筆室
研究機構 The Business Research Company(TBRC)於今(2025)年3月發布《2025年海底電纜系統全球市場報告》(Submarine Cable Systems Global Market Report 2025),指出2025年全球海底電纜系統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25.4億美元,並預計2029年將成長至369.1億美元。另一研究機構 Precedence Research 所見略同,預估今年全球海底電纜市場規模約為229.6億美元,2034年可能攀升至548.1億美元。(資料來源:QR code1 & QR code2)
推動海纜市場持續成長的主因,除了全球數據流量增加與5G網路部署,推升通信電纜和跨境傳輸基礎建設動能,最主要就是來自離岸風電等再生能源,基礎建設帶動的輸電需求。
在全球地緣政治風險與基礎設施韌性日益受到關注的時刻,台灣基於特殊政治背景和產業特性,在推動離岸風電建設,響應氣候變遷倡議、追求能源轉型的同時即鼓勵供應鏈能夠國產化,以確保島嶼的能源穩定、安全。
不是競爭,是建構自主防線
成立於1966年的華新麗華股份有限公司,以電線電纜起家,長年致力線纜生產、不銹鋼和資源事業,也跨足再生能源領域投資。在過去60年歲月裡,華新麗華從傳統的電纜、高壓電通訊電纜、鋼纜、光纖……幾乎生產過所有台灣需要的線纜產品,除了海底電纜。
海纜製造是市場集中度極高的產業,除了中國以外,全世界前幾名的Top Players坐擁七成市場。
總部位於丹麥的NKT A/S集團,成立於1891年,是世界頂尖電力電纜供應商之一, 百年來專注生產電力電纜與相關配件;NKT HV Cables AB是NKT A/S集團旗下、設立於瑞典的全資子公司,專門生產高壓電纜、海底電纜等產品。2023年2月與華新麗華簽約合作,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equity joint venture)華新能源電纜系統股份有限公司(Walsin Energy Cable System; WECS)。
華新能源電纜系統股份有限公司(WECS)營運長王維熊(Justin)說,約1990年代,丹麥擁有第一座商轉的離岸風場開始,吸引英國、德國、荷蘭著手開發建設,海纜需求從那時候開始快速發展,與其他電力線纜相比,海纜是相對新興的技術,卻也是技術含量最高的產品,公司長期觀察市場脈動,一直在等候最適當的投入時間;隨著離岸風電技術來到亞洲,也開啟亞太海纜市場的前景和需求。
讓華新麗華拍板投資離岸風電海纜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決策關鍵,第一是亞洲市場什麼時候足夠成熟?台灣發展離岸風電在2019年起步、領先亞洲。第二是何處擁有合宜的建廠空間?因為一條海纜可重達10,000公噸,不適合在陸地上長途載運,以水路運輸會是首選,因此最佳生產基地位置要在深水港旁邊,便利出貨,還需要足夠腹地以供貨品存放。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這首先能減縮MIT海纜自造的學習曲線,其次也更容易取得客戶信任,「我們一直有在觀察評估,耐心等候這三大要件實現,約在2020年左右決定投入離岸風電的海纜領域,開始尋覓夥伴。」
「做產業要看得長遠發展,每一個布局都要設想到未來數十年。」台灣政府基於能源自主與安全,鼓勵離岸風電相關產業鏈國產化,王維熊坦言這是評估投資過程的加分項,但非主要因素,政府為達成能源多元轉型目標,規劃每年有1到1.5 個GW發電容量建設計畫,穩定、可預期的產業需求對供應鏈業者而言極具吸引力,也是商業布局的定心丸。
華新麗華企業策略發展中心副總劉忠祐(Kevin Liu)補充談及,在動盪莫測的國際環境下,每個國家都需要擁有關鍵技術自主能力,特別台灣四面環海,海底電纜製造更是重要的戰略技術,這不是國與國或公司之間的商業競爭,而是強化台灣在關鍵時刻面對能源風險時的應變能力,「未來有了我們的海纜廠,台灣就擁有這項自主能力,這也是國防議題。」有望改變過去只能依賴進口的無奈。
理念契合,與NKT攜手啟動亞洲海纜新時代
「我們是60年的公司,NKT有140年歷史,雙方對客戶的承諾都是一定會做到,這點最重要,這些都體現了長期思維(long-term thinking),我們是幸運的,雙方價值觀接近,後續合作就會順利。」王維熊說,華新麗華第一次接觸離岸工程建設(offshore construction),當中有非常多know-how都是以前傳統領域沒碰過的狀況,施工風險(construction risk)更是不一樣「NKT花很多時間協助我們調整思維、建立離岸風電的風險管理觀念,包含協助高層調適做決策時候的心態(mindset)。」
雙方訂立清楚的共同目標,合作方式不只技術移轉,還要讓台灣工廠成為亞洲第一的海纜廠。NKT在歐洲擁有的兩座海纜廠,都是擴建型的brownfield工廠,如果要重新改裝,會有很多限制,在產線規劃上較難做到理想中的最佳化。在雙方接觸、展開洽談之初華新麗華已擁有高雄地塊,於是NKT結合前兩座工廠經驗,自第一天起全程參與台灣廠房的規劃設計,從白紙開始全然以歐洲規格打造,「相信這將是未來全世界最好(one of the best)的海纜廠之一。」...........
閱覽全文請訂閱《WindTAIWAN》雜誌
★ 紙本雜誌 & 電子書 同步上架!
博客來 讀墨電子書 Google Play Books Apple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