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 - 焦點話題
弘益生態用科技守護自然 輸出台灣經驗邁向國際舞台
文
陳柔萱
布放於風場內施工海域的水下噪音監測設備
2005 年,弘益生態有限公司由總經理賴慶昌帶領一群熱衷自然保育、秉持環境永續精神的專業生態團隊於台中成立,深耕本土生態調查的20 個年頭中,參與國內大大小小重要的生態調查,譬如國家公園保育研究、公路建設、橋梁工程、電廠興建、核電廠除役、鐵路及捷運工程等環境評估背後都有弘益執行任務的身影。特別近年台灣戮力發展的能源轉型,離岸風場的環評案件,弘益生態幾乎是「無役不與」。
除此之外,弘益致力結合科學與傳統分析的環境數據,並自主研發先進的科技設備來進行生態監測,讓開發單位、監管機構與社會大眾能基於同一套事實數據進行對話,有效化解因資訊不對稱而產生的對立,共同監督並促成真正的永續共識。弘益生態依生物類群設有水下噪音、雷達、專案、動物、植物、海域、淡水域、檢核、鏡檢實驗室及行政、財務等部門,以專業分工滿足各類生態評估需求,服務範疇涵括生態資源調查、環境影響評估、生態環境監測、生態長期研究與追蹤等。此外,公司自己也擁有多艘船舶以及專業的船務團隊,能處理海域專案的委託,並與全台船家合作進行海域生態調查研究。
而今,弘益生態帶著最新研發設備「水下噪音監測系統」和嶄新的「相位陣列鳥類雷達系統」在2025「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與大眾見面。
用科學與經驗雙軌出招水下噪音監測系統幫助監測風場施工環境弘益生態業務副總經理林穎超分享,隨國家推動離岸風電產業,而有機會參與相關生態評估工作,至今承攬國內七成以上的風場環評計畫,同時為台灣紀錄西部海域完整生態資料庫。
在風場施工期間,為保護對噪音極為敏感的鯨豚,弘益參與即時水下噪音監測作業,並自主設計開發監測系統,擁有精準量測、無線傳輸及設備輕巧等特點,可即時計算和遠端監控,自動識別打樁事件及標示指標數值,提供開發及監測單位預警機制。水下噪音監測系統收集海底噪音數據、進行鯨豚等海洋生物的行為監測,並建立特定海域的聲學資料庫,作為環境變遷或人類活動對生態影響的基礎依據。
為投入離岸風場施工期間噪音監測作業,弘益生態總經理賴慶昌成立永益資訊有限公司,並建立全台灣少數擁有國家環境研究院認證的檢驗室系統。目前已自主開發多套水下噪音監測設備,投入離岸風場打樁的工程現場,幫助工程噪音以及鄰近鯨豚活動的監測。...........
閱覽全文請訂閱《WindTAIWAN》雜誌
★ 紙本雜誌 & 電子書 同步上架!
博客來 讀墨電子書 Google Play Books Apple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