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4 - 焦點話題
2025臺灣浮式風電研討會(TaiFOW'25)圓滿落幕 產官學研公私協力邁出下一步
文
WindTAIWAN
2025臺灣浮式風電研討會(TaiFOW'25)圓滿落幕。圖片來源:船舶中心
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簡稱船舶中心)今(14)日於集思台大會議中心B1蘇格拉底廳舉辦「2025臺灣浮式風電研討會(TaiFOW’25)」,以「風能創新:浮式離岸風力發電的未來」為主題。會中邀請荷蘭榕曜綠能股份有限公司(IX Renewables Co., Ltd.)、英國福廷綠能源(Flotation Energy Taiwan Ltd.)、新加坡Mooreast Holdings Ltd.、台船環海風電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財團法人驗船中心、財團法人金屬工業技術研究中心、財團法人台灣綜合研究院等國內外專家學者,共同探討臺灣浮式離岸風電的未來發展趨勢。
本次研討會由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主辦,並由財團法人驗船中心、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林同棪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亞新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國立臺灣大學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國立臺灣大學能源研究中心、國立臺灣大學船舶及海洋技術研究中心共同協辦。研討主題聚焦「政府政策」、「工程規劃與設計」、「工程建造與安裝技術」、「安全標準認驗證」,以及「商業化發展」等面向,建立產、官、學、研單位在浮式風電領域的溝通交流平台。
本次研討會,特別邀請經濟部能源署李君禮署長蒞臨開場與指教。李署長表示,「推動離岸風電」為臺灣能源轉型之重要關鍵,臺灣至今已設置了470 座離岸風機(累計裝置容量超過4GW),總計有3.3GW之併網量,以及7座已完工之離岸風場,排名全球第五。掌握了如此之基礎、經驗及成就,進一步推展浮式風電為必然之方向;臺灣已準備接軌國際,就技術、基礎建設及國內產業鏈等三大面向積極廣蒐資訊及研析,相信透過公私協力、各界合作,臺灣的浮式風電未來亦能夠逐步發展,進而從示範階段再邁向大規模開發階段,繼續拓展臺灣的離岸風電場域。
SOIC船舶中心邱逢琛董事長表示,本次研討會旨在透過研究單位與產官學界的交流與分享,維繫並鞏固各界浮式風電發展的脈絡,並期待以設計為起點,拓展國內離岸風電的新局面。此外,船舶中心亦透過本次研討會與財團法人驗船中心共同發表114年度合作成果,完成「動態電纜安裝」與「浮式平台拖帶」兩項關鍵施工作業程序書的擬定,展現臺灣在浮式風電工程領域的技術能量與實務進展。
CR驗船中心林國顯董事長表示作為我國船舶及海事工程的專業檢驗機構,肩負技術把關角色。提供離岸風電船舶檢驗、海事保證鑑定與專案驗證等專業服務,並嚴謹確保其均符合國內法規及國際標準。浮式風電結構不同於固定式之設計方式,它是持續受環境影響的「動態系統」,運動行為更類似於船舶, CR將扮演嚴謹的第三方角色,依據國際規範與在地海域的嚴苛要求,評估其關鍵工法、安全係數與應變計畫等。期待後續與業界先進持續攜手並進,共同打造台灣在全球浮式風電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海事工程聯合促進會曾國正理事長表示臺灣擁有堅實的造船與海事工程實力,也具備強大的研發能量。未來浮式風電的推動,不論是繫泊系統、動態海纜、浮台製造及海上運輸安裝等環節,都將會是臺灣業者發展進一步升級及持續提升競爭力的重要動能。我國參與離岸風電海事工程的各類廠商超過百家,各式船舶亦超過百艘,未來,海事工程台灣隊(M-team)將持續與各界協力,積極參與浮式離岸風電及前瞻海域能源之發展,成為國家再生能源發展及淨零碳排的關鍵力量,並合作帶動產業發展。
邱逢琛董事長進一步指出,希望透過本日研討會讓各界看到臺灣的浮式風電發展,未來,船舶中心亦將持續整合產官學研能量,為能源署推動的浮式各項推動措施、計畫貢獻力量。我們期待不久的將來,台灣第一座浮式風機的出現。
------------------------------------------------------------------------
【新聞聯絡人】
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海洋產業處 楊瀅珊
電話:+886-7-223-9822分機903
Email:vivian_yang@soic.org.tw